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同盛闸门—成都同盛聚合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厂家热线  13281238156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胡燃
联系电话:13281238156
固定电话:028-87629576
邮      箱:632766597@qq.com
地      址:成都市金牛区金府路669号金府机电城37栋14号

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水必要性和效益分析

627

1、生态补水必要性

河北省水资源短缺,特别是京津以南平原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40m³左右,属极度缺水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表水远远不能满足供水需求,被迫大量开采地下水,目前河北省平原区地下水供水量已占总供水量的85%左右。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超采区。目前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和中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漏斗已经连片,出现了举世罕见的复合漏斗,累计超采量已达1550亿。在地下水超采区,由于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山前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大范围疏干,供水能力锐减,使当地水资源的战略储备和应急供水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且部分地区诱发了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多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平原区严重缺水和遏制以地下水超采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恶化是极为迫切的任务。

南水北调生态补水

南水北调是国家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性工程,对于保障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中线工程具有优越控制条件,是解决河北省京津以南平原地区干旱缺水的较好方案。但是,南水北调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供水流量是不稳定的,而工业城市用水则要求流量基本稳定。在工程运行初期及正常运行期的丰水年份、丰水季节,满足工业城市用户需要以后,还有大量的冗余水量。工程通水几年来河北省实际引水量远少于分配指标。由于干线基本水费按规划分配指标收取,引水越少,成本越高,损失越大。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沿线缺少调蓄工程,配套工程规划阶段曾提出修建26处平原地表水库对中线引江水进行调蓄,1990年匡算投资逾40亿元,因资金筹措难度很大,且还存在大量占用耕地问题而未实施。即使现在开始修建平原调蓄工程,全面建成生效也需10年以上。如何适应河北省投资能力,尽早充分发挥南水北调效益,避免工程输水能力闲置,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中线工程沿线分布在冲洪积扇中上部和山前平原全淡区的地下水,是目前工农业的主要水源,但已经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这些漏斗区本身就是天然的地下调蓄水库,并且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投资即可投入使用,技术上可行。利用现有河道可以很方便的以生态补水的方式进行地下水回灌。河道生态补水改善的不仅仅是沿河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增加浅层地下水补给,减少开采深层地下水,还可以增加平原区地下水战略储备,在工程事故、检修和特殊干旱年份应急供水,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对南水北调受水区饮水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生态补水

利用天然河道或大定额灌溉补充地下水是利用冗余水量的重要途径。生态补水表面上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水资源税改革后,取用地下水的税额标准大幅度提高至1.506.00元,在经济效益上有一定支撑,如果能争取到国家生态水价优惠政策,经济效益更明显。由于冗余水量的干线基本水费无法摊入工业城镇水价(物价部门成本监审有定价原则),未消纳规划分水量的干线基本水费将成为地方各级政府的额外负担。

 

2、生态补水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1)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地下水得到补充以后,已经疏干的地下水井可以恢复供水。利用地下含水层蓄水,可以节省地表水库投资和运行费用,节省工程占地和拆迁成本;土地本身就是很好的净化介质,相当于地表水厂;地下含水层是连通的,在一定区域内可以直接通过机电井取用,无需新建输配水管网。生态补水在城镇供水管网不能覆盖的区域,效益尤为显著。生态引水所支付的水费,可以通过征收地下水水资源税进行回收。引江水通过南水北调总干渠各退水口直接将水量引入滏阳河、七里河、白马河、李阳河、汦河、午河、滹沱河、瀑河等沿线十几条河道,全部自流,无投资、无运行费用、简便易行,可以替代地表水库、地表水厂和输、配水管线,大大节省水量的调蓄、净化、输水、配水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通过回收水资源税途径可提高河北省总干渠原水费上缴保证率。

利用总干渠退水口和天然河道进行生态供水,可争取干线工程口门按计量水价0.50/m³收费。经观测,滹沱河地下水库入渗实验中水量损失仅为调蓄水量的9%。生态补水水量损失按10%计算,江水生态补水成本为0.55/m³,工商业取用地下水水资源税标准为1.40元~4.00/m³2025年以前,如果每年生态补水12亿,按全部开采用于工业城镇计算,政府生态补水的水资源税收入为15.1243.20亿元,减去南水北调6亿元计量水费,水资源税净收入9.1237.20亿元。

对用水企业来讲,南水北调用户平均综合水价约6.31/m³。地下水开采成本约0.60/m³ ,加上地下水水资源税1.40元~4.00/m³,工商用户实际支付水费为2.00元~4.60/m³,比使用自来水减少水费支出1.71元~4.31/m³

当然,河道生态补水所补充的地下水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可能用于农业灌溉,农业超额用地下水水资源税征收标准仅为0.20/m³。但是,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2)减少水量损失

地表水厂净化和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约17%。平原地表水库水量损失一般在30%以上。而生态补水水量损失仅约10%,水量损失明显减少。

3)减少弃水损失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全线自流,引水多少总成本不变,少引水就意味着丹江口水库白白弃水,真是滚滚汉江向东流,流走金钱和粮油 生态补水可以减少丹江口水库弃水损失。

2.2 社会效益

1)有利于南水北调工程尽快发挥效益

相比地表水厂等工程,生态补水利用天然河道,几乎没有筹资压力,可随时实施,避免因资金不到位、工程建设周期长等影响江水利用,也不存在因配套管网覆盖面小、水量切换不及时而影响供水问题。退水口和河道规模大,引水流量不受限制,可以使南水北调工程尽快发挥效益。

2)有利于足额筹集原水费

现阶段,河北省实际引水量远低于规划分配指标。由于国家干线工程基本水费按规划分配指标征缴,河北省原水费上交压力很大。如果引用生态水,可以扩大城镇供水管网以外工业和生活用水,再考虑国家环境用水水价的优惠政策,原水费筹集压力将有所降低。这样,通过征收地下水资源税,可部分解决南水北调富余水量原水基本水费问题,减轻原水费上交压力。

3)降低供水风险

南水北调工程设计供水保证率约75%,而工业和城镇供水保证率要求达到95%。生态补水增加了本区域地下水战略储备,有效避免地表水供水工程因战争、地震、污染、洪灾、恐怖破坏等带来的风险,将丰水年、丰水季节低保证率来水或弃水,转化为接近100%保证率的优质水源。地下水库可使供水风险降到最低,经济、安全、环保。

4)充分利用外调水

由于地下水库容量大、接纳来水流量大,为运行初期、丰水年、丰水季节充分利用江水,提供了充分条件。可以利用工程运行初期国家对南水北调富余水量的水价优惠政策,在工业城镇配套工程建设进度迟缓的情况下,充分引水,增加地下水战略储备。

5)调剂全省余缺

南水北调来水不稳定,丰枯年份和丰枯季节流量差别大。地下水库接纳水量大,库容大,可以存储消化全部富余水量,使南水北调工程有条件在枯水季节多向边远地区供水,有利于在全受水区范围内调剂年际和年内水量余缺、削峰填谷,大大减少水资源浪费。


6)管理方便

水费征收和地下水压采是受水区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难点,地表水库、地表水厂、输水、配水管理复杂,调度繁琐。地下水库替代上述工程可大大减轻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来水充库管理简单,库区公共供水地下水井和企业自备井正常使用,免于封填,水井的更新投资由业主自行解决,可大大减少管理工作量和管理人员数量,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

2.3 生态环境效益

1)改善地表水生态环境

河道生态补水可形成河道景观水面,成为局部亲水景观,修复河流生态功能,增加大气湿度,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同时避免由于管道和地表水厂施工引起的地表土层扰动、植被破坏,避免土地占压带来的地表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避免由于工程施工引起的扬尘、废水、废渣、废气污染,避免由于拆迁而引起的社会矛盾,避免施工影响交通和生产生活。

2)改善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是受水区最主要、最安全、保证率最高的战略资源,对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极为重要。连年超采地下水,已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地含水层枯竭、地面沉降、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破坏了地下生态环境,已威胁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河道生态补水,沿河地区地下水位回升,可以使长期透支的地下水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态功能,修复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库代替地表水库,既避免大量占地,又可避免地表水库渗漏引起的周边沼泽化、次生盐碱化问题。